新聞 : 韓國記憶體慘了?中國這大廠滾雪球式成長威脅三星 英媒曝關鍵因素

中國記憶體大廠長鑫存儲正以「滾雪球式」的成長速度迅速擴張市佔,威脅韓國三星(Samsung)、SK海力士(SK Hynix)及美光(Micron)在全球記憶體市場的主導地位。此外,長鑫存儲更與OpenAI競爭對手DeepSeek合作,助力中國減少對人工智慧(AI)等先進技術的外國依賴。

英國《金融時報》引述深圳顧問公司前瞻(Qianzhan)的數據指出,在全球900億美元的DRAM市場中,長鑫存儲的市佔率從2020年的接近零,躍升至2023年的5%。分析師預期,該公司將持續以「滾雪球」的方式成長。

長鑫存儲成立於2016年,最初並不具備自主生產DRAM的能力。然而,在阿里巴巴及中國政府的大力支持下,該公司於2019年成功量產當時最先進的DDR4晶片。市場研究機構SemiAnalysis指出,長鑫存儲2024年開始量產的DDR5產品,同樣是當前最先進的DRAM技術之一。

野村證券表示,長鑫存儲正積極提升DDR4產量,產能從2022年每月7萬片,提升至2024年底的每月20萬片,使其市佔率迅速攀升至全球DRAM市場的15%。這一擴張不僅衝擊了全球記憶體價格,也侵蝕三星與SK海力士的利潤,迫使兩大巨頭逐步退出低階市場。野村證券補充:「這不是技術優勢的問題,而是數量的問題。」

受到長鑫存儲崛起的影響,三星2024年第三、四季的獲利下滑29%,並於今年1月宣布將減少對傳統記憶體的投資。同時,SK海力士亦坦承,中國DRAM的擴張導致第四季獲利低於市場預期。

顧問公司TechInsights副董事長G Dan Hutcheson認為,儘管長鑫存儲目前的全球市佔率仍相對較小,且主要集中在中國市場,但其持續擴大產能、壓低成本,擠壓其他企業市場空間的策略,正在形成「滾雪球效應」。他進一步表示,韓國企業在1980至1990年代正是透過相同策略,成功擠壓日本記憶體企業的市場空間,如今中國正複製相似的發展模式。

除了傳統DRAM產品,長鑫存儲亦積極布局高頻寬記憶體(HBM)市場——這是AI運算的關鍵元件。據悉,該公司正在上海東部建設一座占地28萬平方公尺的先進工廠,專門生產HBM2產品。這意味著,這也代表著長鑫存儲比SK海力士今年量產的HBM4 晶片只落後兩代。

隨著長鑫存儲迅速擴張市佔,並與DeepSeek深化合作,也加強了北京減少對AI領域中外國先進技術的依賴。此外,長鑫存儲計劃擴大HBM2產能,市場預期這將對三星帶來更大壓力,尤其在三星仍努力通過輝達(NVIDIA)嚴格測試,以取得HBM供應商資格的關鍵時刻。

由 工商時報 轉載